一、政策出台背景
为贯彻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落实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要求,按照数字强省建设“一年全面起势、两年重点突破、五年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决定将2023年确定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年,结合我省实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4月27日印发《山东省2023年数字经济“全面提升”行动方案》,推出7大类22项举措,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二、政策主要内容
一是全面塑强数字产业化发展优势,加速提升产业集聚能级。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提质升级,2023年底,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规模力争增长10%。
二是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提升数实融合水平。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建设一批国字号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新培育20家左右“有产业、有市场、有平台、有总部”特色数字经济园区。
三是全面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速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能。深入开展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打造一批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标杆企业,建设15家左右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突出、数据资源体系完善、数据价值释放程度高的特色行业“产业大脑”。
四是全面建强数字新基建,加速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保障。开展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推进工业园区、重点企业5G网络全覆盖,提升沿黄9市5G网络质量,累计开通5G基站20万个,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全国6G技术研发。
五是全面打造数字技术创新新引擎,加速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强化优质创新主体培育,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支持骨干单位联合上下游优势科研力量,加快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六是全面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加速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开展数据安全政策咨询、风险评估、产业协同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全省政务领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做好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工作。
七是全面强化数字化变革引领,加速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构建数字经济多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和业务协同,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推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实现风险动态评估和分类监管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三、我区情况
我区不断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强化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有效发挥对规范市场、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支撑作用,提升数字经济治理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健全常态化数据供需对接机制,定期梳理发布数据供需清单,增强基于大数据的事项办理需求预测能力,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四、存在问题
一是大数据产业的支撑能力不够,需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的技术支撑,深化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实现数据价值化。
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不足,应用场景深度不够,需要引导和支持。引导工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开发应用方案,充分发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供应链,带动整个链条不同部分的整合和一体化,降低协同成本,提升响应速度,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应拓展更多的数实结合的应用场景。发掘出新增长潜能,催生一批新形态的企业和商业模式。
五、下步意见建议
一是坚持用足用好各类数据资源、加快发展我区数字经济的目标导向。政府在推动数据流通和市场化建设上要起带头作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分享数据的权利和机会平等。在全面推动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充分发挥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深化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实现数据价值化。
二是在数字治理与管理机制上允许鼓励地方企业积极探索。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总体上仍处在拓展上升阶段,对数据流通和利用的市场组织形式、监管模式与法律制度,要留出较大的试错演化空间。对数据流动的管理监管应允许不同模式的探索与比较,可以在实践中看一看再做评判。同时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治理进程,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数字治理和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