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出台背景
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口建设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决策部署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加快码头改建扩建,可更充分发挥已有资源潜力,在基本不新增或少量新增岸线和水域、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码头靠泊等级、作业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的有效提升;对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从主要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政策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码头改建扩建工作范围。针对码头改建扩建的主要矛盾和重点需求,坚持依法依规、统筹有序,节约集约、安全绿色,因地制宜、经济高效,创新驱动、智慧引领等原则,提出了码头等级提升类、专业化改造及货类调整类、预留水工结构等级能力释放类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类等4种类别项目为重点方向。
二是合理优化码头改建扩建程序要求。提出了加快项目立项办理、优化工程设计审批、积极推动项目实施等3方面举措,包括加快审批、核准或备案办理,明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可合并开展、码头预留水工结构等可不重新办理设计审批的具体情形,以及加强工程建设和验收指导等若干具体措施。
三是强化码头改建扩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提出了加大用地用海保障、加强环评审批政策支持、加快水土保持和洪评审批政策支持、加快航评审核政策支持、加强资金保障等5方面举措,具体包括了加快审批办理或纳入绿色通道、合理界定审批类别、突出审核重点、优化审批流程等若干具体措施。
三、我区情况
济宁经开区认真贯彻市委“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战略决策,将加快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我区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主攻方向,深挖“黄金水道”独特优势,主攻“公铁水”多式联运,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推动港航经济加快发展,打造南部商贸物流区。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力支持和配合好顺达港的建设工作,详细做好项目指导,助力码头改建扩建工作有序顺利推进。
四、存在问题
一是港岸线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港口岸线开发不尽合理。港口的码头布局比较分散,相对独立和集中的成片码头规模区域不大,限制其货物吞吐能力,这也是顺达港基础设施扩建的原因所在。
二是集、疏运输通道不畅,制约了顺达港的发展。洙水河的航道等级偏低,目前的集、疏运主要是通过公路和水路来完成,铁路专用线尚未开通,需大力推进铁水联运实现大宗货物“公转铁、水联运”,为济宁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下步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指导和政策解读,推动码头改建扩建项目。利用好已出台的《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支持现代港航物流产业突破发展十条措施》(济审服字〔2023〕11号)和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交规划发〔2022〕79号)、《自然资源部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29号)、《交通运输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明确港口总体规划调整适用情形和相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求的通知》(交规划发〔2021〕129号)《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相关政策,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工作指导,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加快推进码头改建扩建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涉港产业项目建设。港口企业和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审批要求,合理利用和开发港口沿岸线,兴建大型基础设施增加港口泊位及吨位数,加快建设港航“大宗集疏”中心,推动“公路+铁路+水运”联运,确保供应链畅连畅通。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相关手续办理,形成协同加快推进码头改建扩建工作的合力,推动顺达港尽快开工、尽快建成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