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集成 > 最新动态
强化电子证照应用 推行数字赋能“免证办”
发布日期:2023-04-03 13:47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济宁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立足实际,以完善服务体系为抓手,充分利用数据赋能共联共享,发挥电子证照便民利民效能,创新“智慧审批”政务服务新模式。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济宁市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和“无证明城市”系统平台,以高频服务领域为突破口,推动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跨部门、多领域共享应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减证办、免证办”。

一、强化保障,统一电子证照规范标准

济宁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根据实际业务办理情况全面梳理出电子证照“发证”清单和“用证”事项清单。同步更新电子证照办理情况,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导入和人工录入的方式对每日办理证照进行电子证照数据归集,保证电子证照同步制发率达到100%。及时跟进国家发布的最新电子证照实施标准,持续推进电子证照标准化制作、改造,实现市内乃至省内统一标准、互通互认。目前,济宁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济宁市电子证照管理系统中已汇聚包含企业营业执照、个体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在内的30余类电子证照,累计向济宁市电子证照库推送电子证照数据4000余条,为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提供了数据保障。

二、创新机制,拓展电子证照运用范围

济宁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立足实际业务办理场景,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证照数据共享。根据政务服务中心实际情况梳理出“减证办”“免证办”业务清单。全力推广包含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在内的多项电子证照在市场准入、投资项目等领域的“减证、免证”办理。对需要调用电子证照的,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电子证照核验、系统自动抓取等方式及时帮助企业和群众一次性调取,推动行政审批“材料办”向“免证办”转变,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自助服务终端、综合业务窗口等渠道,便捷企业和群众依申请领取和使用电子证照,并做到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同源、同步更新。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加强实体证照服务保障,积极引导“免证办”落实到位。

三、加强宣传,注重电子证照应用质效

一是做好电子证照应用的“宣传员”。通过发放有关宣传材料,广泛宣传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及操作规范等功能。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电子显示屏、易拉宝等宣传形式,提升办事群众对电子证照的知晓度和注册使用率。

二是做好电子证照应用的“服务员”。针对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应用、电子证照应用场景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加强帮办代办人员及窗口工作人员的应用服务能力和意识,手把手教会群众如何申领及使用电子证照,积极引导企业群众体验应用。在综合受理窗口配置了扫码枪设备,可读取识别“爱山东”APP电子证照,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

三是做好电子证照的应用“责任员”。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推广应用电子证照为己任,把电子证照实际应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实践,自改革优化以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发布电子证照证明“用证”清单120余项,“减证办”、“免证办”事项清单60余项,梳理“爱山东”APP“线上亮证”应用场景30余项,累计免去群众提交各类纸质材料和证照1000余份,节省群众跑腿次数200余次。

下一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大电子营业执照免提交推广力度、更加注重提升推广成效,同时,不断深化电子证照应用,拓展高频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让更多市场主体切实享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便利,将传统的“现场办、材料办、排队办”转变为“网上办、免证办、预约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按照“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应用,及时公布应用条件较好的常用证照清单和对应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免证办事”,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