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8382P/2023-001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成文日期 2023-03-31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022年济宁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3-03-31 16:10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2022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济宁都市区重要增长极、建成产城人文高品质融合发展新高地”,坚持产业立区、制造强区、特色兴区,全区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生产需求加速回暖,居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总量持续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坚持稳大盘、促发展,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跃上九十亿新量级,达到92.54亿元,按可比价增长4.9%,居全市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8 亿元、按可比价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35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1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5:62.7:29.8调整为6.6:65.2:28.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二、生产供给持续稳定,产业发展基础夯实

工业发展持续向好,主导产业蓬勃发展。认真贯彻“制造强市”战略,坚持产业立区、制造强区、特色兴区,工业企业恢复增长加快,重点产业支撑力度加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自年初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效益稳步改善。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5.3亿元、增长0.2%。从重点企业看,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6家,产值累计增长22.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5.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1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走快增。服务业全年增长稳定,保持较高增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增长39.3%。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0.19亿元、增长16.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0.80亿元、增长71.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0.09亿元、增长35.9%。

三、社会需求复苏分化,重点领域韧性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积极完善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工作机制,有力推进项目落地实施,投资领域保持平稳提升态势。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发展引领,新兴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6.8%;高技术投资增长6.6%,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24.3%。民间投资持续活跃。民间投资增长11.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2.4%、高于2021年3.0个百分点。房地产经济跨越发展,房地产投资增长14.7%,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1.1%。

消费施策扩容提质。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9581万元,增长0.7%。从消费类型看,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0905万元,增长37.6%;餐饮业营业额912万元,增长13.3%。

外需潜能有效释放。全年全区实现进出口额12.1亿元。其中,完成进口额3.59亿元,完成出口额8.47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50亿元1个、10亿元3个、5亿元以上4个,到位内资59.45亿元、完成实物工作量25.36亿元,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979万美元。

四、动能转换持续增强,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蓄势提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29.6亿元、增长3.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89.2%。优质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四上”企业35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13家、服务业企业3家、批零住餐业企业7家、建筑房地产企业12家。全区新增新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达到3家;新增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达到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达到18家;新增市级瞪羚企业5家,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9家。欣格瑞环境纳入山东省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

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3亿元、同比增长0.8%。高技术投资增长6.6%,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24.3%。创新要素不断集聚。中科伺易、中科富能等项目加快建设,济宁贝壳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欣格瑞环境、格瑞水务2家企业获批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省级创新平台达到16个;12家企业获批市级平台,市级创新平台及人才工程达到56个。

五、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运行稳定。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88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68.3%、同口径占比7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1亿元。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5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5%。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9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开发公益性岗位508个,上岗率实现100%。

居民增收成果显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87元、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05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0元、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由上年同期的1.53缩小至1.4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696元、增长1.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91元、下降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03元、增长3.6%。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从国内外环境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复苏的动力进一步减弱,全年经济复苏面临不小压力。下阶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确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聚焦主业、突出重点,着重提质效、扩内需、补短板,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word版:2022年济宁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