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济宁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10-12 08:44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济宁经开区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做实“经心服务”营商环境品牌,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努力把经开区建设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发展共赢区。

亲商有温度,甘当企业“店小二”。始终坚持“企业的事优先办”,持续做优做实“企业问题收集日”“企业走访日”,印发《区级领导“企业走访日”活动方案》《经开区领导包保联系攀登企业工作方案》,变“企业上门找政府”为“政府登门送服务”;今年以来,12名区级领导开展企业走访日活动10次,推进解决实际问题31个。例如,山东光大线路是一家生产特高压电气设备的企业,也是经开区唯一一家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受益于国家特高压行业发展,订单充足、产能不足,拟新上总投资10亿元的特高压电力金具智能化绿色工厂项目,年产值将扩大6倍,税收增加8倍。外地某县得知后,立即与企业对接,拿出了比我区更优惠的政策。区级包保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到企业与主要负责人深入长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企业最终决定把新项目落在经开区。包保领导接续跟进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用地180亩,目前正在清表,完成征收后即可全面建设。积极打造“市县一体、全域通办”政务服务承接载体,在市功能区中率先设立“经诚办”企业综合服务站,组建了由27人组成的服务专员队伍,定期邀请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到经开区一线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准入、工程建设、投资立项、环保节能等方面问题,打通了经开区企业和市级部门的直接联系;服务站成立短短十几天来,已现场开展企业服务4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个。
惠商有效率,跑出服务“加速度”。着眼“减流程”,重新梳理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605项审批事项,对每个事项的实施依据、办结时限、申请材料、特殊环节、办理流程、办理地点等要素进行核查完善并重新优化流程,即办件占比达到95%以上,减少申请材料102项,共压减办理时限15.5天;做实“济小验”联合验收服务,统一邀请市级相关部门、组织区级相关部门一起上门开展工程项目验收服务,避免被验收单位市里、区里来回多次跑;截至目前,通过开展“济小验”联合验收,已服务智慧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教育装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11个,申报联合竣工验收的项目比例提升至90%,竣工验收阶段精简审查环节15个,跑腿次数减少85%。着眼“快办理”,在全市率先推行“AI智能审批”,依托国泰新点软件公司建设的AI智能审批后台,对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公共卫生场所许可新申请等5项高频便企事项,网上告知需准备的申请材料清单,AI智能审批后台自动审批,最后自动生成电子证照,全程无人干预,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下步还将纳入更多审批事项。着眼“优服务”,组织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组织全区31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围绕5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在30多个窗口开展“走流程”活动60余次,发现突出问题19个,已全部整改完毕;畅通闲置设备回收处置供需对接渠道,在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开设“企业闲余”交易模块,推动非国有资产类企业闲置设备资产在交易模块拍卖,设立短短40天的时间,即完成交易标的8个、实现成交金额32万元;4月21日开出“企业闲余”交易竞拍第一单,山东嘉合美居电脑平缝机出让由初始价1.2万元,历经11轮激烈竞价,最终以4.5万元成交,增收率达275%,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了闲置资产再变现、再增值。
安商有力度,打造护企“金钟罩”。深入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渠道,加大线索处置力度,集中整治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宜企同行”行动,设立100处“营商环境监测点”,选聘20位“营商环境特聘体验官”,将监督的“探头”架到最前线,第一时间发现职能服务部门在公正执法、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等方面问题;5月17日活动开展以来,“营商环境监测点”“营商环境特聘体验官”共反馈手续繁、检查多、融资难等问题7个,目前已整改5个,剩余2个融资难问题正在协助解决。优化警企联动机制,重点围绕联心服务、联保治安、联调矛盾、联创平安等工作,将有限警力融入基层企业,开展线索必访、难题必访、隐患必访、矛盾必访“四必访”活动,因地制宜组建警保联防队伍1支,深入挖掘涉企违法犯罪线索,不断加强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全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暖商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117余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余件,整改治安隐患2余个。2023年以来,办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非法经营案、职务侵占案等涉企案件6起,涉案价值1亿余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4万元。制定政商交往指引清单,首批列出10条正面清单和6条负面清单,正面鼓励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积极履职尽责,主动靠前服务,勇于担当作为,负面划定“交往红线”,树牢底线思维,严守党规党纪、法律法规,促进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