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8382P/2022-0074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组配分类 | 会议解读 |
成文日期 | 2022-09-20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
今年以来,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鲁教师字〔2022〕2号)、济宁市教育局等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济教字〔2022〕49号),提出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管理效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二、文件出台的依据
1.《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鲁教师字〔2022〕2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济教字〔2022〕49号)
三、文件出台的目的
提高教师管理效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配足编制教师,配齐短缺学科教师,校际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师队伍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面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提升教师后勤保障水平,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高,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文件的主要内容
(一)优化师资结构。创新中小学教师招聘办法,探索面试前置、直接面试、考察聘用等形式,优化教师招聘方式。拓宽教师招聘渠道,加大招聘和优质教师资源引进力度。科学制定短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加大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等短缺教师招聘力度,优化教师学科结构。对学科富余教师进行转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对年富力强、学有余力的教师开展多学科教学能力培训。落实省属公费师范生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每年申报一定数量的省属公费师范生。计划3年内招聘补充音体美等短缺学科教师50名、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师70名。2022-2023学年度计划招聘补充编制教师48名,2023-2024学年度计划招聘补充编制教师36名,2024-2025学年度计划招聘补充编制教师36名。
(二)提高管理效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确保优秀师资人岗相适、有效调配。镇乡学校本科及以上专任教师、骨干教师相对均衡。落实《关于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济教字〔2015〕63号)和《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济教字〔2022〕43号),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区内每年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每学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数不低于40名。用3年时间实现全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校际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趋于均衡。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及考核评价制度,建立课时工作量、工作实绩、岗位等级等相衔接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三)完善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区内教师培训与教研、科研、电教等资源整合,在现有基础上,创建一处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联动培训机制,开展全员培训,拓宽培训渠道,适时开展区外高端培训。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任期内每年组织一次外出高端研修。引导激励教师学历提升,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学历水平,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比例达到80%以上。
(四)加强师德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自觉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创新师德教育载体,建设一处师德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每年评选表彰10名经开区“最美教师”,在全社会菅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五)保障教师待遇。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研究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意见和学校内部分配办法,推动建立课时工作量、工作实绩、岗位等级等相衔接的教师薪酬分配制度,搞活中小学绩效工资分配。参照落实《关于调整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的通知》(济教字〔2022〕45号)要求,提中小学校班主任津贴标准。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按时足额发放校长职级薪酬。按照规定保障职称评审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继续实施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统筹调配使用教师周转宿舍。探索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师关爱工程,创新形式、搭建平台每年组织两次“鹊桥会”为青年教师的婚恋提供有力支持。落实乡村教师按规定享受乡镇工作补贴和生活补助政策,全面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