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保健康防重症 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已归档】 > 关注经开
【“疫”线传真】战“疫”人物记(二)
发布日期:2022-09-10 20:31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父子同心抗“疫”,做好防控路上的“坚守者”

张建磊、张云谦(张建磊之子),马集镇戏楼街村疫情防控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父子齐上阵,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协助开展防控点值班、政策宣传、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等工作。

本轮疫情发生后,张建磊第一时间报名,毅然选择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参加村内疫情防控值班,帮助搬运防疫物资,承担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在张建磊的带动下,受疫情影响暂未返校的儿子张云谦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以父亲为榜样,与父亲并肩抗“疫”。父子二人坚持从小处着手,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针对村内居家高龄老人、卧床病人等特殊群体行动不便的问题,张建磊主动带领工作人员上门采样,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针对部分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张云谦耐心细致地协助查找健康码,为全员核酸检测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连日来,父子二人坚持每天凌晨三点前赶到检测点做准备,身穿厚厚的防护服连续工作8个多小时,连续奋战多天,纵然辛苦却从未退缩,累计完成1.2万人次的信息录入工作。这一对可敬可爱的“父子兵”,在群众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用坚守与奉献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图中穿红马甲者为张建磊、扫码穿防护服者为张云谦)

坚守平凡岗位 用初心守护一方平安

庞善图,马集镇三山新村委员,磨山村人。疫情发生后,本在市区居住的他,第一时间收拾行装返回磨山村,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在村通过电话、微信等摸排每家每户的信息,然后进行登记排查、对重点人员进行管理服务等工作,在村里各类线上平台转发防护常识、传递抗疫正能量,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共克时艰。防疫任务多、责任重,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让他早出晚归。他每天凌晨4点钟准时开始为村民进行核酸采集,然后忙碌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吃上晚饭,甚至工作至凌晨是常态。每当取下口罩时,黝黑的脸上除了汗水还有深深的勒痕,他用枕戈待旦的坚守、体贴细心的态度守护着村民们。

由于防疫工作强度大,许多一线抗疫的同志们忙活下来常常错过就餐时间,庞善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系了附近县城各大商超,自掏腰包购买了100余箱火腿肠、方便面等速食物资,当其他同志接过物资的那一刻,无不为之感动。“我想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这特殊时期为村里尽力做些事情,我是村委一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责无旁贷!”庞善图说。

“爸爸,我们已经好几天没见面了,我们都很想你,你在一线一定要注意安全,你的胃不好,一定要按时吃饭...”短暂休息的空隙,九岁的儿子正在和他视频。听到儿子的话,他默默地红了眼眶。“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现在肯定在和孩子他妈商量着怎么过中秋节,每年我们都会和孩子一起亲手做月饼。”他笑着说,但他深知赢得这场战役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他将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防疫工作上的动力,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坚守着村庄防线、守护着百姓安全。

“疫”线闻令即动,变身疫情防控的“勤务员”

李传英,疃里镇党委副书记。疫情中负责疃里镇外来人员管控、核酸检测“双清零”、疫苗接种等工作。

9月1日,疃里镇某村庄预警,她迅速进入紧张状态,20分钟内火速赶到区域外围,一边组织做群众工作,一边部署各岗位工作,2小时内高效完成任务,阻断了疫情蔓延风险。9月4日,她在总结上一个村防控经验基础上,对出现预警的村庄迅速作出部署,仅用1小时即完成了各岗位的调配到位,维护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她昼夜连续奋战,迅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科学谋划,理清思路,牵头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全镇机关干部精确分工,组建9支应急队,应急队员随时待命,采购防疫储备物资11大类,常态化保持区域核酸检测的物资储备,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虽然疃里镇疫情指挥部离家只有短短10分钟车程,但她从“得令”那一刻起就吃住在镇,顾不上回家看一眼5岁的孩子,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患上了严重的喉疾,她依然义无反顾的坚守在前线,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肩负责任担当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吴宁,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外来人员管控组常务副组长。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牵头组建外来人员管控专班,制定外来人员报备核实日清制度。9月1日以来,带领专班人员,实行“早-中-晚核实工作法”,连续4天高强度工作,摸排外来人员近千人,并全部完成电话回访核实,确保排查信息全面详实、准确无误,最大限度防范外来人员返区引发疫情传播风险。

她充分了解到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较高的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报备流程,第一时间与系统技术人员沟通协调,在“济宁报备”小程序增设经开区模块,创新增加了企业、宾馆入住、建筑工地、机关、国企等具体选项,实现精准调度,沟通处置率达到100%,保证外来人员管控不漏一人。

看到同事们在指挥部白加黑连续奋斗数日已经很辛苦,但因应急处理密接、次密接人员流程中存在闭环,需要大量沟通协调来回确认的工作,带来更多繁杂辛苦的工作,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坚持边工作、边思考......她统筹协调22名工作人员组建密接、次密接人员应急处置全流程管理工作专班,牵头制定《经开区疫情防控密接次密接人员应急处置全流程管理工作流程》,设计流程图,明确了密接、次密接人员从流调、信息推送、梳理、核实、反馈、共享,到转运、隔离管控等各环节工作流程,确保了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数据来源精准、唯一,同时将各工作组从频繁的沟通协调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做好流调溯源及隔离管控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区密接、次密接人员流调管控工作效率。

她是基层女干部们的一个缩影,是经开区疫情防控线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世界上本没有英雄,是责任让她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