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矩阵 > 新闻发布会
经开区举办2025年“精彩答卷·亮点成效”系列专场一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5-03-13 16:52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2025年3月13日,经开区举办“精彩答卷·亮点成效”系列专场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向与会媒体代表介绍了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年度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经验做法、工作亮点等

2024年,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各项工作取得突出工作成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化赋能创示范

一是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深化“经心服务”党建品牌矩阵建设,推出“经诚办”政务服务品牌、推行“经常宜企”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业务工作,并用业务工作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二是特色文化凝心铸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工作向上合力,优化政务服务供给,绵延培塑品牌效应,助力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增值服务更便民、搭建“企业云地图”数据平台更利企、加强政务体系建设服务更高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坚持“两个结合”“经心服务”引领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合力构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一流营商生态》被评为全市机关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改革攻坚勇争先 创新驱动树标杆

一是成功争创改革试点。优化“企业闲余”交易平台,推动“闲置存量”变“发展增量”,做法被《山东政务信息》刊发,荣获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入围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决赛,获省政府办公厅调研组充分肯定。全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评标评审系统应用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工程建设项目“信用审批”“行业分批分类审批”等试点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二是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济宁经开区多措并举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政务服务效能再提升》、《济宁经济开发区推动构建新型政企关系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别荣获2024 年度“创新济宁行 改革济先锋”优秀改革案例二等奖、三等奖。《济宁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企业培育新高地》由市委改革办呈报省委改革办,新《公司法》执行建议供稿,被推送至国办综合采用。

政务服务提效能,惠企助企再加力

一是集成服务创佳绩。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建立“1+1+1”专班推进机制,通过“我陪群众走流程”听取意见建议、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在率先完成9个高频“一件事”的基础上,国家首批13个“一件事”全部上线运行,实现“一件事”线上线下“一口通办”。其中,“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区县联办、互认共享、大后台审批模式,实现集成事项跨域办,经验做法被《山东商报》、《济宁日报》刊发。持续开展政务服务进夜市、进市集,《用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关键小事”》被《大众日报》主题教育专栏刊发。

二是惠企纾困见实效。牵头完善政企沟通服务机制,深入实施“经常宜企”专项行动,2024年度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辅导140余次,帮助企业获得融资14.5亿元,解决用地保障指标300亩,引进博士学历人才5名,帮助办理能评、许可等审批手续147件。《济宁:“宜企同行”促企提档升级》被《大众日报》刊发,《2024年济宁市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汇编》,收录推广我区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11项,数量位居全市第2位,功能区第1位,营商环境创新富含更多经开元素。

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坚持“经心服务”品牌引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着力打造“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为助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答记者问

问:近年国家出台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的意见,请问审批局在落实相关意见、优化市场准入、促进市场主体准营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能否介绍一下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答:2024年,我局重点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推动审批服务向智能化、集成化转型,在市场准入领域试行“行业分批分类审批”。结合AI智能分析匹配,为不同行业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套餐,利用“经诚办”流动服务站工作机制,上门服务,推行园区事园区办,推动了规范登记、快速准营,试点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创新行动“揭榜挂帅”精选典型案例。在优化餐饮行业准入准营方面,通过大数据升级“开办餐饮一件事”集成服务,实现“集成办理、多证联发”,群众跑动频次压减75%以上,有力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问:刚才了解到咱们审批局认真落实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请问济宁经开区推出了哪些措施推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为落实好“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要求,济宁经开区从大厅建设、流程优化、系统数据整合全方位提升,全力推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一是建设专区,线上线下同步‌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大厅红马甲“宜企帮”人员全程协助材料准备、业务申报和系统操作。二是优化流程,通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系统进行要素优化,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全程网办、一窗办结”。三是数据赋能,加大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实行一张表单申请、部门协同处理、限时办结模式,大幅减少群众重复提交材料和跑动次数。

问:刚才了解到全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评标评审系统应用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请介绍一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的应用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答: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一种信息化技术,该技术以其强大的三维建模、数据集成和可视化展示能力,应用于电子招标投标领域,可以有效增强项目可视性,减少信息沟通误差,从而提高招投标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市中心和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着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成功申请成为全省试点单位,研究完善试点工作方案,并依托省级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评标评审系统和市级电子交易平台,与市中心和兖州区以远程异地评审方式共同完成了济宁市首个应用BIM技术的电子招投标评审工作。下一步,区中心将按照市中心工作要求,持续拓展“BIM技术+智能评标”多层次、多领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