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济宁经开区立足“六抓” 打好防汛备汛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4-04-17 15:23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汛期将至,济宁经开区锚定“不伤亡、少损失”目标,着力提升防汛能力,立足“六抓”持续强化防范应对水平,充分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一是抓防汛责任落实。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明确区镇两级防汛责任人3名、防洪工程责任人12名、区镇村三级灾害信息员150名,由31位镇领导、68个服务区干部包116个自然村,实现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全面覆盖;突出抓好基层防汛责任落实,全面梳理辖区内河道、地灾隐患点等重点部位,逐一落实责任人,持续把各项责任落实到最基层和最小工作单元;强化基层应急“叫应”机制建设,完善“叫醒”手段、细化“响应”措施,确保责任人“有叫”“有应”“有为”。

二是抓隐患排查整治。采取单位自查、行业检查、防指督查的方式,通过查阅内页资料、实地走访、听取汇报等方式,深入了解、整体评估防汛备汛工作,对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物资仓库、避灾点等重点部位进行实地抽查,入汛以来,已出动检查人员40余人次,排查重点部位52处。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行业部门指导,组织有安全度汛任务的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防汛防台风检查;组织各级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和跟踪督办,“一点一策”进行整改,坚决杜绝“带病入汛”。

三是抓防汛预案修编。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应修尽修、重点突出”原则,重点突出风险辨识、预警发布、转移避险等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预警响应条件,细化应急处置;指导镇村两级预案修订完善,进一步提高基层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市、区、镇、村预案的紧密衔接;督促企业加强应急演练,提前明确转移线路和安置地点,确保出现险情及时高效转移。

四是抓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区级救援队为主力、乡镇综合队为突击、社会化队伍为辅助、村级小分队为前哨”的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全区落实各类抢险队伍1900余人;推进区级救灾物资储备达标,组织汛前开展防汛物资储备和更新补充,提前落实编织袋、土工布、砂石料等抢险物料和大型防汛抢险设备;镇村整合辖区各类救援力量,加强砂石料、编织袋、排水泵等常用物料储备,不断提升基层自救互救能力;根据队伍、物资分布,绘好“处置一张图”,实现就近快速救援。

五是抓灾害防范应对。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多渠道发布气象、水文预警信息,完善应急广播、卫星通讯、手机短信等预警传播渠道,完善“应急”一条链,实现预警直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优化汛期联合值班值守制度,加强汛期信息报送;充分考虑各种小概率、高风险、超常规情形,健全极端天气灾害熔断机制,科学制定停工、停学、停业、停运方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六是抓防汛宣传教育。组建宣讲队伍,深入建筑工地、工贸企业、村庄社区、学校、医院等诸多领域进行防汛宣传,把课堂搬到一线,投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设置宣传展板和安全避险知识专栏,把安全送到群众身边;利用232个应急广播定期在72个行政村全覆盖广播宣传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难场所信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防汛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